節日文章 | Beitou Chicken 北投齊雞
Get Adobe Flash player

節日文章

  •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綵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闔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挂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綵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 土地公誕辰

土地神信仰在先民們渡海來台開墾時,即將此信仰傳進台灣,伴隨著台灣的開發而發展。  歷經了三百多年來的發展,土地神信仰已經成為台灣最普遍,信眾最多的一種民間信仰,不僅田頭田尾、街頭街尾有土地公,甚至很多民眾也將土地公請進自己家中或店中,作為家神祭祀。  除了在農曆二月二日土地公誕辰及八月十五日土地公升天日兩天擴大祭祀外,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兩日也會有作牙的儀式,可說享盡了人間的煙火。  我們籍由台灣土地廟的介紹,以進一步了解、透析台灣土地神的信仰,但如前所言,台灣到處都有土地廟,無法全盤介紹,所以我們試著舉出一些具有特色的土地公廟來介紹,以進一步了解台灣土地神的信仰。

  • 媽祖誕辰故事與由來

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

彰化?鹿港地區一年一度的地方盛事[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迎神活動,這項延續已達一百七十年的盛會活動,聯合境內十二部落十五座角頭廟宇,出動神轎.陣頭,迎請鹿港天后宮[進香媽]和鹿港新祖宮[同安媽]而受廣大信徒的虔誠膜拜.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二庄久旱不雨,農民無法耕作,當時當地父母官擔心再度引發衝突,乃召來各部落族長協商,避免流血事件,在眾人無計可施之下,同安村的族長陳慶安提議到鹿港天后宮迎媽祖神像,回來駐駕設壇祈雨,隔日果然傾盆大雨,並連三晝夜,旱象得以紓解,村民歡呼.從此十二庄村民按每年媽祖誕辰日前,都會聯合各部落村民,以歡呼鼓舞的心情,動員熱鬧陣頭,浩浩蕩蕩的迎請回村,供村民膜拜.

又有一傳說媽祖生為何常下雨,謂保生大帝化神後,見媽祖娘娘優雅端莊,心生慕情,而媽祖也見保生大帝慈悲,忠厚可靠,心中暗自喜悅,兩相往來,情感日增,沒想到有那麼一天,媽祖看見母羊生子苦楚,竟與保生大帝了斷了情絲,保生大帝追求未果,向媽祖說:「妳既然如此寡情,可別怪我在妳生辰之日(三月二十三日)降驟雨,以洗妳花容」,這句氣話,卻使媽祖不快,頂著他說:「好吧!你洗我花粉,我就起風,颳落你的帽」據說保生大帝醫精明,自己頭上卻長著瘡。

媽祖就是「天上聖母」,一般通稱「媽祖」或「媽祖婆」,是大陸沿海一帶人民普遍信奉的神。

媽祖生前姓名為林默娘,為福建省興化府甫田縣湄州嶼紅螺鄉都巡官林惟懿的第六女,自幼聰穎、悟力極高。據說其母王氏懷胎時夢見觀音佛祖賜「珠戒」仙丸一粒,並告以林家將誕生一位女聖人,不僅陸上受萬家崇敬,更是海上漁民水手的救星,不久果然產下一女。此女生後月內未見其啼哭吵鬧,故取名「默娘」。

默娘八歲就塾讀書,平日喜歡焚香禮佛。十三歲時有一道士名叫玄通,來家裡化緣,見默娘生性異常,知道並非常人,於是收她為弟子,傳以「玄微秘法」,能替人看病,治癒者無數,鄉里受其庇護者不計其數。二十八歲那一年的重陽節她辭別家人,登上湄州高峰,焚香誦經後,得道升天。林默娘升天後,常常顯靈,莆田縣的人對她都極為信仰,稱為「通賢靈女」。宋宣和五年賜封為「南海神女」,高宗紹興二十九年封為「崇靈惠昭應夫人」,元朝時加封為「天妃」,大清朝康熙十九年封為「護國庇民妙應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康熙二十三年敕封「天上聖母」,並遣使湄州致祭,撥國帤擴建其廟。

在每一座媽祖廟中均可見在其法像兩旁侍立金王千里眼及柳王順風耳兩位將軍。相傳兩位原本做惡多端,最後於桃花山被聖母降服,改邪歸正收為部將,終日協助聖母救渡舟車受難之行旅。

台灣各地所奉祀的媽祖之中有「湄州媽」(湄州媽祖廟分身來者)、「溫陵媽」(泉州分身來者)、「銀同媽」(同安縣分身來者)等。媽祖神像又有「紅面媽祖」、「烏面媽祖」、「金面媽祖」三種不同的臉,據說是因為媽祖有不同顯像的緣故。另外以分神序列有大媽、二媽、三媽….之分。

台灣目前奉祀媽祖的廟約有一千三百餘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宮規模最大,香火最盛,每逢媽祖誕辰,到此進香的信徒高達數十萬,並且照例舉行「遶境」活動,沿途家家戶戶舉行路祭,在門前供上牲醴、上香、燒金、鳴炮祭拜來犒賞媽祖的從神兵馬,稱為「犒軍」。

民間信仰中有所謂「三月瘋媽祖」,就是說從每年的三月起,便進入媽祖的進香期,各地媽祖廟都會舉行盛大的祭典,而全省信徒也開始為媽祖的祭典而忙碌起來。此外許多廟宇每隔三、四年則要舉辦媽祖海上出巡的活動(海上遶境),有的鄉市甚至動員轄內的漁船全部參加。而台灣每年到大陸湄洲進香的信徒也有上百萬。

過去每年到媽祖誕辰前,大甲鎮瀾宮要往北港朝天宮進行八天七夜的進香活動,現在則改至新港奉天宮,俗稱「大甲媽祖回娘家」,此一活動的舉辦已有百餘年歷史,至今已相沿成成習,成為大甲與北港兩地每年的一大盛會,甚至政府官員都親臨參與。大甲媽祖每年進香的日期都不相同,必需在元宵節當天擲茭請示媽祖後才能決定。進香的日期都在農曆三月初,媽祖誕辰之前。

祭典中的進香客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分屬於各祭祀團體的香客,在祭典中出錢又出力,一般由爐主或頭家帶領;一是自動參加的民眾,俗稱「散香」或「隨香客」。

媽祖祭典中有所謂「搶香」或稱「搶頭香」的活動,是指媽祖返駕時最為靈感,此時如果能搶得第一個上香,將可得到媽祖最多庇佑。

近年來隨著兩岸在文化、體育或商業上交流頻數的增加,宗教上的交流活動也漸漸成為重點,而台灣媽祖回大陸湄洲島進香更是宗教交流中最引人注目的交流活動。雖然其中不免攙雜著兩岸至今未解的許多政治因素,而使得台灣媽無法直接經由台灣海峽直航大陸,但相信透過兩岸虔誠信徒的努力及媽祖的保佑,這層阻礙很快就可以獲得解決。

台灣第一座媽祖廟是於永曆十六年九月建於鹿耳門(台地最早的媽祖廟為澎湖天后宮,建於明萬曆三十二年,西元1604年)。此外琉球的那霸市、日本的茨城縣及南洋一帶也有祭祀媽祖的行天宮,可謂聲名遠播。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媽祖得道的日子,許多廟宇會舉行「天上聖母飛昇祈安植福禮斗法會」來為信徒們宣經禮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地方寧靜、眾信獲福。

  • 清明節由來與介紹

清明節的由來:

從前,晉國有一派奸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子推便護送重耳離開晉國。由於,介子推希望重耳能安然返國,做個勤政愛民的 國 君。因此在流亡期間,介子推仍盡心盡力的照顧重耳,甚至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

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並當上了 國 君,成了後來的晉文公,並一一犒賞曾協助過他的人,卻將介子推遺忘了。經旁人提醒後,晉文公才趕忙請介子推前來領賞,誰知介子推已帶了他的母親到深山隱居了,晉文公和臣子在山中尋了許久,仍遍尋不著。?這時有人獻計放火燒山,認為介子推是有名的孝子,一定會背著母親跑出來。然而大火燒了很久,仍不見介子推出現,等火熄滅了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背著他母親,已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晉文公見了後相當傷心懊悔,便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一天,以紀念介子推的忠誠。

 

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 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清明節習俗。??

四月四日清明節,在中國人的習俗中「潤餅」是掃墓時祭祖必備食品,據史料記載吃潤餅的習俗與典故是源自人民為紀念春秋時晉國一位清廉忠貞的官吏介子推,便在清明節的前兩天嚴禁菸火,因此只吃冷粥乾餅,即所謂的「寒食」,到後來就演變如今吃潤餅的習俗。

 

臺灣清明節習俗:在臺灣,民眾由於不同的祖籍與族群福建泉州閩南人、漳州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等),掃墓日期迥異,民眾並不一定會在這一天掃墓(例如客家人春節開始即可掃墓)。

蔣中正過世之後,政府將「清明節」訂為國定假日「民族掃墓節」放假一天後,許多工作忙碌頗需假期的現代人方可配合;使得愈來愈多依其祖俗,本非於清明節掃墓者,改選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掃墓遂在臺灣流行。

上海清明節習俗:

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因此前往上述區域的人次達到一百餘萬之多,從而在清明前後數天往往會造成出省交通的擁擠。

福建清明節習俗:

福建閩南並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後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 三月初三 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後。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後(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後祭拜祖先。祭拜完後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喫冷的潤餅,這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

香港清明節習俗:

清明是香港的重要節日,港人會到祖先前,焚燒香燭、冥鏹,奉祭物多為水果、鮮花、燒豬白切雞。港人時常為避免人多擠迫,習慣提早數星期拜山,並不一定恪守清明當日掃墓祭祖的傳統。

琉球清明節習俗:

琉球人會在清明節祭祖掃墓,拜祭完畢後家族會在祖先墓前一起分享祭祖的食物。

Vardenafil

  • 端午節的由來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節日,和春節、中秋並列為中國三大重要傳統節慶之一。古代「午」與「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五月五日 ,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五月五日古人又有以蘭草湯沐浴的習俗;所以又「浴蘭節」。唐宋時,此日午時為「天中節」,而午時為「陽辰」,所以它又稱端陽。明清時,北京人還稱其為「五月節」或「女兒節」。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時值夏季,正是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因此端午節的由來,可追溯為驅邪避惡,以求身心的平安。也會讓大家聯想到傳說之一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更增添了端午節的重要性。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最令人期盼的活動便是划龍舟,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選手們隨著隆隆的鼓聲,奮力向前划,在精彩激烈的賽程中,這傳統的習俗得以不斷的延續。

為了驅除疾厄,端午節時可見住家門口都掛菖蒲和艾草,以及「鍾馗」的畫像,成人飲雄黃酒,並讓小孩身配香包,這些物品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而台灣的「打午時水」的風俗,亦即汲取端午節中午的井水,據說有治病的療效,此外,若能在正午時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來年會有好運道。

端午節最為人熟知的食品便是粽子,這個原本富有紀念意義的食品,在中國人的巧手製作下,已成為具各種變化,且隨時都能嚐到的美食了。

端午節可說是現存的重要節慶中,歷史最悠久的。由現代的眼光看來,祖先對端午節的看法確有其獨到之處:在這初夏蟲疫滋生之際,以端午節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菖蒲、艾草及雄黃酒固然是傳統避疫保健的方式,現代人應尋求更進步的方式進行保健活動,延續先人的智慧。

傳說端午節中午,可將雞蛋直立,而立起雞蛋的人,未來一年會有好運兆。

傳說粽子最早是因鄉民於屈原投江後,唯恐江中魚蝦吃掉屈原身體,乃以竹葉包糯米飯擲入河中,想要使屈原身軀完整,後來所包的食物除糯米外,尚加入豬肉、花生、鹹蛋等內餡,演變成現代的粽子。

中國人是講究飲食的民族,即使是一顆小小的粽子,也有令人歎為觀止的變化,不但造形各異,小至一口一個,到大逾二斤,口味更是五花八門,甜鹹葷素兼具,每到端午節前約一個禮拜,家庭及商家便開始準備各種材料包粽子了,光是聞著蒸粽子透出的香味,就令人垂涎三尺了。

在台灣,雖然採購現成粽子相當方便,但由於端午節過後即開始進入一年一度的大考季節,「包粽」又與「包中」諧音,考生家長們常會親自包粽子給考生吃,以保佑孩子考試順利。

取午時水是端午節的有趣習俗,而最富傳奇色彩的就屬大甲鐵砧山上的劍井,每年端午仍湧入許多求取午時水的人。

傳說鄭成功佔領臺灣時,部隊開拔至此,卻找不到水源,鄭成功便插劍入地,希望泉水湧現,拔劍後果然山泉噴湧。

由於當時正是端午節午時,因此後來便有數千民眾,年年在端午節上山求取午時水。

五月是夏季開始的時分,位於亞熱帶的臺灣,天氣已經相當炎熱,各種傳染病媒流行,舊時人們也有避毒驅邪的觀念,而端午節時在門口插掛艾草,正是取其避毒健身的意思。

傳統的習俗,在現代社會雖漸漸不受重視,但香包卻是少數符合人類復古風潮,或因工藝精巧而大受歡迎者。

香包是一種吉祥的避邪物,用各色綢布製成囊狀,裡面放置香料,因而稱為香包。 舊時縫製香包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女紅,但現今民眾多向商販購買。市售香包種類繁多,除了動物、花、鳥、還有流行的卡通造型,令人愛不釋手,每逢端午,各地都可見民眾在販賣香包的攤子上選購各式香包。

划龍舟的由來原是一祭水神的儀式,為了消災祈福,後來附會為鄉民撐船尋找屈原的身軀,時至今日,龍舟競賽已成為端午節最受歡迎的民俗活動。

龍舟需經過「開光」儀式才可使用,因此每年 農曆五月初一 ,都請地方首長祭拜水仙尊王,並提筆在龍舟的龍眼上點眼睛,此即稱為「開光」、「點眼」。初五龍舟下水前,還要敲鑼打鼓,抬龍舟到河岸,沿路都有民眾燒香禮拜及放鞭炮,巡行後龍舟便入水比賽。

競賽開始,只見船上的選手在隆隆的鼓聲中,以劃一的動作奮力往前划,河道終點處中插有錦標,看那一隊最先奪得錦標即為勝隊。精彩刺激的比賽,亦吸引許多民眾在岸邊觀賞,為選手加油。

在古代許多傳統活動漸漸式微之際,划龍舟不但愈來愈受重視,更成為鍛鍊體力 及團隊精神的運動,而觀賞龍舟競賽,也成了全家大小調劑身心的最佳休閒活動。

  • 中元節的由來

當今世上重要宗教的教義或許有些出入,卻都承認—有鬼的存在。
中國自商代以降,就非常相信鬼神。雖然在他們的信仰中除了人鬼之外,還有天神和地祇的存在,但是卻以「人鬼」作為中心信仰。
中元節,即是和人鬼有密切關係的節慶。因此我們將從中元節的由來、中元節的傳說、中元節的意義,以及中元節有關的活動等方面來探究這個屬於鬼月的大日子—七月月十五日中元節。

(一)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孟蘭盆會」。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修行記說:「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孟蘭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佈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二)中元節的傳說
有關中元節的傳說很多,最主要的有—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 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七月又稱鬼月。 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這便是台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三)中元節的意義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我們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四)與中元有關的活動
中元節的藝文活動最主要的有— 普渡拜拜—七月十五日下午,大家便開始準備黃昏的大拜拜。祭壇上各種牲醴及水果擺上幾百盤,殺豬幾十條甚或百多條,米穀整卡車,魚山、內山聳立著,極盡鋪張能事,與「做醮」相同。另請和尚或道士登壇作法誦經,引渡孤魂野鬼,回歸天地,有時也上演鍾旭道捉鬼等民間戲曲。

孟蘭盆法會—七月十五日是佛教所謂的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的法會中,和尚誦經,盆羅百味,供養僧眾,功德無量。

除了善渡拜拜、孟蘭法會外,還有「搶孤」、「放水燈」、「立燈蒿」等藝文活動。這些雖然並非各地年年舉辦,但仍是中元節頗受重視的藝文活動。

七月間節門、中元普渡,可說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認為孤魂野鬼無人祭祀,統一在每年中元節祭拜,很有人情味。所以我們宜利用此一節日宣揚「博愛」、闡揚「追遠」、發揚「好施」的情懷,如此才具有實質的教育意義。

參考資料http://teacher.fsm.ks.edu.tw/k0152/s2.htm

關於中元節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但最著名、流傳最廣者要算是「目蓮救母」的故事:從前有個孩子叫「目蓮」,從小被地藏王菩薩引渡出家,他的母親郤因歐打和尚、浪費食物…等等種種過失,死後被打入地獄,目蓮知道這個消息時,母親正在第六殿接受「倒懸」的懲罰,為了報答母親的乳哺之恩,目蓮準備了飯菜要給母親吃,但是食物一到母親的嘴邊,便化成火焰;目蓮無計可施,請求釋迦牟尼佛幫忙,佛祖說明目蓮母親生前的種種過失,如果要讓她吃東西,則要在七月十五日準備各種齋食,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目蓮依法施行後,母親果然脫離餓鬼之苦;後來這種形式逐漸演變為民間的中元普渡。

中元節在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盂蘭盆節」一詞來自梵文Ulambana,原意即為「救倒懸」之意,南北朝時即有人將「盂蘭盆」解為「裝飾美麗的盆子」,於是競相以木竹等材料,雕琢精美的圖案,應為佛教徒的誤解。

  • 中秋節的由來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節始於宋代,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最主要的節日之一;中秋節的名稱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中秋節名稱由來-別稱:

因為它的節期在農曆八月十五,所以稱為“八月節”、“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亮,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以“月”為內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等等。中秋節這一天的月亮格外晶亮、圓潤,被人們看成是闔家團圓的象徵,因此,又被人們叫做“團圓節”。

 

中秋節名稱由來-各地區別;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這與方國珍佔據溫、台、明三州時,為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中秋節名稱由來-拜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節名稱由來-食月餅傳統:

至於中秋節食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則是在明代。明代文學家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寫道:“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明代史學家沈榜在《宛署雜記》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餅盛況時寫道“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餅中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書中還介紹了當時的製作工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北京皇宮中供月使用的月餅“從下至上直徑尺餘,重有兩斤。”後來隨著歷代的演變,月餅的品種及花樣越來越豐富,製作工藝更新,風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古老而又非常有意義的傳統。

 

中秋節名稱由來-習俗: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烤肉賞月卻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重陽節由來

漢朝以前,還沒有過重陽節的記載,直到三國的魏朝,在曹丕的時代(距今有一千七百多年),因為九是「陽數」,又是數字中「最大」的一個,九月九日這一天,日、月都是九,就叫「重陽」,開始有人把它當成佳節來慶祝。此後這一天,就叫「重陽節」,也叫「重九節」。

晉朝時的名人陶淵明,特別的愛菊,也喜歡「重陽」,九月九日就因而成為很普遍的佳節。到了唐朝、宋朝,在重陽節當天,除了祭拜神明以外,還有飲菊花酒和賞菊的習俗。從此以後,重陽節成為中國人重要的傳統節慶,還發展出各種活動。

重陽是飲菊花酒最好的時節。從前菊花在秋天盛開,前一年就以入藥的秋菊,釀造成菊花酒,到第二年的九月九日,正好釀成開封。菊花酒一向就被認為是健身補氣、延年益壽的飲料。到今天,’仍然有人在這一天小飲一番,希望能夠健康長壽。

除了飲菊花酒之外,還有吃「重陽糕」,重陽糕又叫花糕,是用麵粉和糖蒸成的,裡頭夾雜著石榴子、栗子、銀杏、松子和肉末,上面還插著五彩色紙剪成的小旗。

另外,羊肉也是重陽的補品。由於重陽節已在秋末,可以袪寒的羊肉,就成為人們喜愛的食品。又因為「羊」和「陽」同音,更有過節的意味在內。

重陽節在你的印象中,或許不是個很重要的民俗節日,但在中國人的生活史上,可是流傳久遠的呀!

起源

農 曆 九 月 九 日 , 是 我 國 傳 統 的 重 陽 節 。 重 陽 節 又 名 重 九 節 、 茱 萸 、 菊 花 節 。 它 的 命 名 由 來 是 這 樣 的 : 古 人 將 數 字 也 分 陰 陽 , 而 九 為 陽 數 。 九 月 九 日 , 月 日 並 陽 , 所 以 稱 為 「 重 陽 」 。 曹 丕 ( 一 八 七 ? 二 二 六 ) 的 「 九 日 與 鍾 繇 書 」 中 說 : 「 歲 往 月 來 , 忽 復 九 月 九 日 。 九 為 陽 數 , 而 日 月 並 應 , 俗 嘉 其 名 , 以 為 宜 於 長 久 , 故 以 享 宴 高 會 」 。

重 陽 佳 節 的 起 源 , 大 約 可 以 追 溯 至 漢 代 。 葛 洪 ( 二 八 四 ? 三 六 三 ) 的 《 西 京 雜 記 》 記 載 , 漢 高 組 的 寵 妃 戚 夫 人 有 位 侍 女 叫 賈 佩 蘭 。 戚 夫 人 死 後 , 賈 氏 被 逐 出 宮 , 她 曾 回 憶 宮 中 的 生 活 道 : 「 九 月 九 日 , 佩 茱 萸 , 食 蓬 餌 , 飲 菊 花 酒 , 令 人 長 壽 」 。 《 西 京 雜 記 》 上 小 說 : 「 三 月 上 已 , 九 月 重 陽 , 士 女 遊 戲 , 就 此 祓 禊 登 高 」 。 假 使 葛 洪 的 記 載 正 確 的 話 , 那 麼 , 重 陽 節 應 該 是 個 來 源 相 當 古 老 的 節 日 。

  • 過年由來與習俗

農曆正月初一是中國最古老又最為隆重的節日——春節。春節古代又有 「元辰」、「元朔」、「元日」、「正朝」、「正旦」等不同稱呼,通稱為「元旦」,意思是一年的第一天早晨。

「年」的最初概念,是與作物生長的周期性和人類生產的勞動的周期性相關聯的。莊稼獲得了好收成,人們不免要慶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個節日。據文獻記載,早在堯舜時代,就有歡度豐收、喜迎歲首的習俗。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它體大如牛,獨角長尾,長著血盆大口,行走如飛,經常出來傷害人畜。天神把「年」鎖進深山,只允許牠一年出山一次。有一次大年三十,「年」又出山為害。牠來到一個村莊,被一家門口曬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則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於是人們掌握了「年」怕響聲、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

此後,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放鞭炮來代替甩牧鞭,用貼紅聯來代替大紅衣服,用掛紅燈、點旺火來代替火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過年的種種習俗。大年初一,親友亙相探望,祝賀沒有受到「年」的傷害,逃過「年」這一難關,所以「過年」又稱「年關」,這就是拜年的由來。

2、過年習俗的介紹

過年的忙碌使人相當疲憊,跟著大人們拜拜,總是不知道為什麼要拜拜或是這樣的儀式代表著什麼涵義,且受西方潮流衝擊下使傳統習俗有式微的趨勢。因此,我們想藉著探討漢人及客家人的過年習俗,讓更多人了解台灣固有的傳統習俗,落實鄉土教學;使全民都成為小小解說員,能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必要時,可為
外國觀光客介紹這份美好的傳統習俗。

A.送灶神
送灶神在農曆12月24日開始,傳說這天灶神升天,回天庭向上帝報告民間的種種,人們為了討好灶神,就準備豐盛的牲禮祭拜,希望灶神能為自己說些好話,此外,這天也是諸神回天庭的日子,所以也需送諸神上天。

B.圍爐
除夕當晚,家家戶戶團聚,圍爐吃年夜飯,餐桌上擺著各種帶有福氣意味的菜餚,如:魚代表「年年有餘」,青菜代表「清吉如意」,韭菜和長年菜代表「長長久久」,菜頭代表「好彩頭」,魚丸、蝦丸和肉丸代表「三元及第」,水餃因形狀像元寶而有「招財進寶」的意思.

C.壓歲錢
壓歲錢亦稱「壓祟錢」及「過年錢」,通常在吃過年夜飯(圍爐過後)發放,由長輩發紅包,紅包內放錢,有求吉利、鎮邪壓魅的意思。為什麼會鎮邪壓魅呢?這就與「壓祟錢」的名稱由來有關了,傳說有一名為「祟」的妖怪,到處殘害幼童,某天有一小孩枕邊正好放著父母給的紅包,而把妖怪嚇跑了,從此以後,大
家仿效這種方法,妖怪再也不敢來作亂,因此稱為「壓祟錢」,而祟與歲同音,久而久之便被改稱為「壓歲錢」。

D.守歲
在除夕夜,全家圍坐在一起,聊天聊過午夜十二時,才可就寢,可祈求父母長壽,又稱「長壽夜」。「不睡」意同「不睏」,睏諧音困,因此,守歲又代表「不困厄」、「不窮困」的意思。

E.放鞭炮
鞭炮又稱「爆竹」,在守歲過後燃放,古時候認為妖魔鬼怪害怕聲響,而神仙則喜歡爆竹聲,因此燃放爆竹以趨吉避凶,成了一種習俗,爆竹一聲除舊歲,新的一年就在爆竹聲中來到了。

F.貼春聯
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張貼春聯,以祈求新的一年好運旺旺來。春聯是由桃符演變而來,原先是以桃符上繪著兩位驅除惡鬼的神,來保護全家的平安,爾後漸漸演變成寫對聯的春聯。

G.拜年
過年期間,見到親朋好友,彼此拱手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一類的吉祥話,稱之為拜年,到別人家拜年,主人通常會款待賓客,發糖或紅包,這種習俗不僅能增添過年的喜氣,亦能增進人際關係的和諧。

H.祭祖
在大年初一,人們常會到祖先墳地掃墓,以表達對祖先的追思與感懷。

I.做客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探親,稱為做客(歸寧),現代一般稱之為回娘家,回去時要帶著禮物,稱為伴手,向長輩拜年,並分送紅包;長輩也會發紅包給外孫,到中午吃個團圓飯,敘敘舊,下午三時以後離開。

J.接神
接神日在正月初四,傳說這天神明會回到民間,繼續考察民間的禍福、善惡,因此,也需要以謹慎的儀式接神

K.拜天公
初九為天公生日,天公指的就是玉皇大帝,當天人們會以隆重的儀式來慶祝天公的生日,從子夜零到四時,就會鳴放鞭炮,再來擺設祭壇,放上許多的牲禮素果祭拜;祭拜前需齋戒沐浴,寺廟更是香火鼎盛,以表達對玉皇大帝的尊敬.